- A、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 B、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 C、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
- D、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本题考查资本的分类和构成、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根据题中数据,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1 500+600+500+300=2 9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资本的分类和构成、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审慎估值调整。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250)/200 000×100%≈1.3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其中,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因此,本题在计算总资本时应该加上超额损失准备。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1 700-250)/200 000×100%≈2.18%。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资本的分类和构成。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选项A正确】、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选项B正确】、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选项C正确】、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属于二级资本,不属于扣除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之一就是: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侧重于考查支撑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需要多少货币;而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财富的持有形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加以弥补。银行常用的风险补偿方法有:
(1)合同补偿,即在订立合同时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如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计入价格之中【选项A正确】。
(2)保险补偿,即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减少银行风险【选项C错误】;
(3)法律补偿,即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起诉讼,尽可能挽回损失【选项D错误】。
非法补偿为干扰选项,教材未提及【选项B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体系。
【选项B正确】公开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价格通过众多的买主和卖主公开竞价而形成的市场。
【选项A错误】议价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价格通过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市场,该市场没有固定场所,相对分散。
【选项C错误】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市场或场外市场,通常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场参与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易。
【选项D错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所等金融市场是高度组织化的金融市场,被称为交易所市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选项A错误】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越高,执行价格越低,看涨期权的价格就越高。
【选项C错误】无风险利率上升会使看涨期权价格增加。
【选项D错误】对于美式期权而言,有效期越长,期权的价格就越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市场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选项C正确】。
利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选项B正确】。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银行保险机构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其品牌价值,不利于其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与题干所述无关【选项A错误】。
战略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与题干所述无关【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显然,作为债券的购买者(该债券的迪拜投资者),它是债权人,它面临着债务人违反约定的风险。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会面临信用风险【选项A正确】。
利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题干资料,“该债券采用固定的利率和浮动的利率两种计息方式”可知,该投资者要承担利率风险【选项B正确】。
汇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题干材料,“包括50亿人民币,23亿美元,5亿新加坡元,5亿欧元4个币种”,可知对于投资者来说会面临汇率风险【选项C正确】。
声誉风险与题干无关,为干扰选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本题考查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信用风险缓释【选项A正确】和信用风险转移【选项D正确】。
进行缺口管理属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为干扰选项【选项B错误】。
进行结构性套期保值属于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为干扰选项【选项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
本题考查国别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管理国别风险的主要方法有:
(1)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国别风险评级与报告制度;
(3)建立国别风险预警机制;
(4)设定科学的国际贷款的审贷程序,在贷款决策中必须评估借款人的国别风险【选项B正确】;
(5)对国际贷款实行国别限额管理、国别差异化的信贷政策、辛迪加形式的联合贷款和寻求第三者保证等【选项C正确】;
(6)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国际债权;
(7)实行经济金融交易的国别多样化;
(8)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特许协定”;
(9)投保国别风险保险;
(10)实行跨国联合的股份化投资,发展当地举足轻重的战略投资者或合作者等。
做货币衍生品交易属于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A错误】。
保持负债的流动性属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