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 B、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 C、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
- D、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根据题中数据,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1 500+600+500+300=2 9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250)/200 000×100%≈1.3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其中,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因此,本题在计算总资本时应该加上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1 700-250)/200 000×100%≈2.18%。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选项A正确】、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选项B正确】、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选项C正确】、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属于二级资本,不属于扣除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以下账户:
(1)经常账户;
(2)资本和金融账户;
(3)误差与遗漏净额。
其中,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个人向使馆出售土地属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属于资本账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互换的定价、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选项A正确】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是互换市场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选项B正确】金融互换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金融远期合约组合。
【选项C正确】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选项D错误】在协议开始和到期时,货币互换双方常常交换本金,而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的交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为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证券卖出为融券交易。
依据题干表述,客户卖出向证券公司借来的证券,属于卖空的融券业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金融期货的定价。
选择标的资产的标准是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好,基差风险就越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各类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内容包括:
(1)机制管理:主要包括建立:①审贷分离机制【选项C正确】;②授权管理机制;③额度管理机制。
(2)过程管理,主要包括:①事前管理: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的“5C”“3C”分析【选项B正确】;②事中管理;③事后管理。
(3)风险控制方法:①信用风险缓释;②信用风险转移。
进行久期管理属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A错误】。
保持负债的流动性属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D错误】。
做货币衍生产品交易属于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E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