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COSO在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由五项要素组成,即:
(1)控制环境【选项A正确】;
(2)风险评估【选项B正确】;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选项D正确】;
(5)监督【选项E正确】。
公平竞争为干扰选项,教材未提及【选项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E。

本题考查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选项D错误】普通互换是指固定利率支付与浮动利率支付之间的定期互换,有时也被称为固定—浮动利率互换。远期互换是指以未来某一确定的时点作为起始时点的互换交易,它适用于在未来某时点面临利率风险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公司。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选项A错误】正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选项B正确】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选项C错误】现券买断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现券卖断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选项D错误】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投放基础货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治理通货膨胀需要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项A正确】;
(2)提高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卖出业务;
(4)直接提高利率。
增加税收、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均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措施【选项BC错误】。
精简规章制度属于治理通货膨胀措施中增加供给的政策,与题干无关,为干扰选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有: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其中,减税涉及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但在对付较严重的通货紧缩时会被采用。
(2)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等。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4)其他措施:如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政策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有:
(1)是不是储备货币发行国;
(2)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
(3)国际支出的流量;
(4)外债规模【选项A正确】;
(5)短期国际融资能力【选项C正确】;
(6)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7)汇率制度【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为10%。本题中,该比值为7000÷23000=30.43%。该国国际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高于经验指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7000÷8800=79.5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与进口额之比一般为25%。如果以月来计量,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7000÷6000=116.67%。25%对应的是3个月进口需求。116.67%对应的是14个月进口需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