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各类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内容包括:
(1)机制管理:主要包括建立:①审贷分离机制【选项C正确】;②授权管理机制;③额度管理机制。
(2)过程管理,主要包括:①事前管理: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的“5C”“3C”分析【选项B正确】;②事中管理;③事后管理。
(3)风险控制方法:①信用风险缓释;②信用风险转移。
进行久期管理属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A错误】。
保持负债的流动性属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D错误】。
做货币衍生产品交易属于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选项E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利率决定理论。
【选项A正确】流动性陷阱可以用来解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选项B正确】发生流动性陷阱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
【选项C正确】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
【选项D错误】流动性陷阱发生后,货币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以下账户:
(1)经常账户;
(2)资本和金融账户;
(3)误差与遗漏净额。
其中,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个人向使馆出售土地属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属于资本账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政策的协调。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阐述了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三元悖论”,即货币政策独立【选项A正确】、固定汇率制度【选项B正确】、资本自由流动【选项D正确】这三大目标不能同时实现,一个国家只能三选二,也被称作“不可能三角”。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故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选项C正确】。
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应量,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选项A错误】。
BP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产出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即外汇市场达到均衡【选项D错误】。
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教材未提及,为干扰选项【选项B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三性”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有:
(1)安全性原则【选项A】;
(2)流动性原则【选项B】;
(3)效益性原则【选项D】。
及时性原则为干扰选项,教材未提及【选项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