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稳定物价,就往往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失业率反映充分就业的情况,货币工资增长率反映物价稳定的情况。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矛盾的是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非现场监管是银行监管机构针对单个银行,在并表的基础上收集、分析其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故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选项C正确】。
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应量,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选项A错误】。
BP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产出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即外汇市场达到均衡【选项D错误】。
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教材未提及,为干扰选项【选项B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投资组合与分散风险。
依据题干中数据及公式,可得: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债券估值。
收入资本化法认为,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均取决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有:
(1)是不是储备货币发行国;
(2)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
(3)国际支出的流量;
(4)外债规模【选项A正确】;
(5)短期国际融资能力【选项C正确】;
(6)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7)汇率制度【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为10%。本题中,该比值为7000÷23000=30.43%。该国国际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高于经验指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7000÷8800=79.5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与进口额之比一般为25%。如果以月来计量,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7000÷6000=116.67%。25%对应的是3个月进口需求。116.67%对应的是14个月进口需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