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 A.会计估计变更
  • B.无法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
  • C.预计负债计量金额的确定
  • D.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如果能合理确定前期差错的累积影响数,应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如果确定前期差错的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可以采用追溯重述法从可追溯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选项D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十二章 奇兵制胜练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 A.固定资产由于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 C.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但其前期累积数无法可靠计量
  • D.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选项A不当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选项B不当选;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其前期累积影响数无法可靠计量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C不当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外出租的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账面原值为5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1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且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2024年1月1日,甲公司将该办公楼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对此项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应调整2024年1月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    )万元。
  • A.500
  • B.6000
  • C.5400
  • D.700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应调整20241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48000-52000-12000]×(1-25%)×(1-10%=5400(万元),选项C当选。其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8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5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48000-52000-12000]×25%}2000

        盈余公积6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 A.对价值为5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一次摊销法改为分次摊销法
  • B.政府补助核算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
  • C.第一次签订建造合同,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 D.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选项D);(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选项A、C)。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即不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也不涉及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
  • A.正确
  • B.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即不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并对应调整前期所得税费用。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甲公司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将于2024年4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2024年3月1日,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2023年发生的下列金额重大的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异议:

事项一:2023年12月,甲公司自行研发的一项新管理系统达到预定用途并投入使用,相关资料表明累计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8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万元。研发成功后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权申请并获得批准,实际发生注册登记费4万元;为使用该项新管理系统发生的有关人员培训费为1万元。根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判断,无法合理估计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因此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按10年进行摊销,并作以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4.2

贷:累计摊销4.2

事项二: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3年12月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23年12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在计量模式变更日,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6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0

    贷:投资性房地产2000

           其他综合收益640

事项三:甲公司于2022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800万元取得丙公司20%的股份,能够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丙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2023年4月3日,丙公司宣告分配上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甲公司在丙公司宣告分配上年现金股利时按应享有份额作以下账务处理:

借:应收股利120

    贷:投资收益120

事项四:甲公司于2023年11月购进一台大型生产设备,当月安装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入账价值为3000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考虑到该设备尚未投入使用,甲公司在2023年并未对该大型生产设备计提折旧。

其他资料: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本题涉及的差错均为重要前期差错,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事项一至事项四的有关交易事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甲公司事项一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无需进行摊销,但应当至少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更正分录如下:

借:累计摊销4.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4.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

 贷:盈余公积0.4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78

2)甲公司事项二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640

    贷:盈余公积6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76

3)甲公司事项三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能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对该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权益法下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应当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更正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收益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

借:盈余公积1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0

4)甲公司事项四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对于闲置的尚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规定计提折旧。更正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50

 贷:累计折旧(3 000÷5÷12)50

借:盈余公积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