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设置保险储备。再订货点为1200千克,当生产需要量小于或等于1200千克,不发生缺货;当生产需要量为1300千克,缺货100千克(1300-1200),其概率为0.2;当生产需要量为1400千克,缺货200千克(1400-1200),其概率为0.1。所以: 缺货损失=(1300-1200)×0.2×24×4+(1400-1200)×0.1×24×4=3840(元)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0(元)
与保险储备量相关的总成本=3840+0=3840(元)
(2)当保险储备量为100千克时,再订货点为1300千克(1200+100),同理可求得: 缺货损失=(1400-1300)×0.1×24×4=960(元)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100×50×25%=1250(元)
与保险储备量相关的总成本=960+1250=2210(元)
(3)当保险储备量为200千克时,再订货点为1400千克(1200+200),同理可求得: 缺货损失=0(元)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200×50×25%=2500(元)
与保险储备量相关的总成本=0+2500=2500(元)
当保险储备量为100千克时,总成本最低,因此,最佳保险储备量是100千克。
最佳保险储备量下,与保险储备量相关的总成本为2210元。

成本分析模型下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选项B 当选。



从S企业购买材料:
从T企业购买材料:

A=1000×(1-3%)×6%÷360×(90-10)=12.93(万元)
B=30-12.93=17.07(万元)
C=1000×2.5%=25(万元)
D=[折扣率÷(1-折扣率)]×[360÷(付款期-折扣期)]=[2.5%÷(1-2.5%)]×[360÷(90-30)]=1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