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某公司生产销售 A、B、C 三种产品,且产销平衡。销售单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40 元, 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 12 元、24 元、28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180 000 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 30 000 件、20 000 件、10 000 件。要求:
[要求1]用加权平均法计算A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
[要求2]

用联合单位法计算B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

[要求3]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用分算法计算C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分配率保留3位小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预计销售收入总额=A 产品预计销售量×A 产品单价+ B 产品预计销售量×B 产品单价+ C 产品预计销售量×C 产品单价=30000×20+20000×30+10000×40=1600000

A产品的销售额权重=(A 产品预计销售量×A 产品单价)÷ 预计销售收入总额=(30000×20)÷1600000=37.5%

B产品的销售额权重=(B 产品预计销售量×B 产品单价)÷ 预计销售收入总额=(20000×30)÷1600000=37.5% 

C产品的销售额权重=(C 产品预计销售量×C 产品单价)÷ 预计销售收入总额=(10000×40)÷1600000=25% 

A产品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100%=(20-12)÷20=40%

B产品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100%=(30-24)÷30=20% 

C产品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100%=(40-28)÷40=30% 

综合边际贡献率=A 产品边际贡献率×A 产品的销售额权重+ B 产品边际贡献率×B 产品的销售额权重+ C 产品边际贡献率×C 产品的销售额权重=40%×37.5%+20%×37.5%+30%×25%=30%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边际贡献率=180000÷30%=600000(元) 

A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A 产品的销售额权重=600000×37.5%=225000(元)

A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A 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A 产品单价=225000÷20=11250(件)

[要求2]
答案解析:

联合单位法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

产品销量比= A 产品产销量∶B 产品产销量∶C 产品产销量= 3∶2∶1,即一个联合单位由3 个A 产品、2 个B 产品和1 个C 产品构成。联合单价= A 产品单价× 一个联合单位中A产品的数量+ B 产品单价× 一个联合单位中B 产品的数量+ C 产品单价× 一个联合单位中C 产品的数量= 20×3 + 30×2 + 40×1 = 16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A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一个联合单位中A 产品的数量+ B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一个联合单位中B 产品的数量+ C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一个联合单位中C 产品的数量= 12×3 + 24×2 + 28×1 = 112(元)

联合盈亏平衡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180 000÷(160 - 112)= 3 750(件)

B 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联合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 一个联合单位中B 产品的数量= 3 750×2 = 7 500(件)

[要求3]
答案解析:

A 产品的边际贡献=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 30 000×(20 - 12)= 240 000(元)

B 产品的边际贡献= 20 000×(30 - 24)= 120 000(元)

C 产品的边际贡献= 10 000×(40 - 28)= 120 000(元)

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A 产品的边际贡献+ B 产品的边际贡献+ C 产品的边际贡献)= 180 000÷(240 000 + 120 000 + 120 000)= 0.375

分配给C 产品的固定成本= C 产品的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分配率= 120 000×0.375 =45 000(元)

C 产品盈亏平衡点业务量=分配给C 产品的固定成本÷(C 产品的单价- C 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45 000÷(40 - 28)= 3 750(件)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八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将固定成本总额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则比较适用的综合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是(    )。
  • A.联合单位法
  • B.主要产品法
  • C.加权平均法
  • D.分算法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
  •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息税前利润率)
  • C.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 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或者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或者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选项A、C、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两差异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    )。
  • A.产量差异
  • B.效率差异
  • C.能量差异
  • D.耗费差异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两差异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个部分。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相关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
  • A.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 B.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选项A、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

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时,使用剩余收益指标优于投资收益率指标。 (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无法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合理的绩效比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