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答题]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5小时/件。甲企业A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000元。分别运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A=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190000(元)
B=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400×1.5×12=187200(元)
C=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0×12=120000(元)
D=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8000×1.5×12=144000(元)
两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144000=46000(元)(超支)
其中:
耗费差异=A-B=190000-187200=2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B-D=187200-144000=43200(元)(超支)
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144000=46000(元)(超支)
其中:
耗费差异=A-B=190000-187200=2800(元)(超支)
产量差异=B-C=187200-120000=67200(元)(超支)
效率差异=C-D=120000-144000=-24000(元)(节约)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八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且产销平衡,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2元/件,当年销售量为40万件,利润为50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即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 基期息税前利润=(40×2)÷50 = 1.6,选项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种状态下的销售量属于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是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状态的业务量,是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选项A、D 当选。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利润也为零,选项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属表述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责任部门主要是劳动人事部门,选项B错误;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责任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选项C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财务杠杆系数。(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对销售量进行敏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经营杠杆现象,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 月标准总工时= 84 240÷23 400 = 3.6(元/ 小时)
[要求2]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总工时= 57 000÷15 000 = 3.8(元/ 小时)
[要求3]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生产量× 工时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7 000 - 7 500×2.2×3.6 = -2 400(元)(节约)
[要求4]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总工时-实际生产量× 工时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5 000 - 7 500×2.2)×3.6 = -5 400(元)(节约)
[要求5]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5 000×(3.8 - 3.6)= 3 000(元)(超支)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