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甲公司 2023 年 12 月 31 日 A货车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判断甲公司 2023 年 12 月 31 日是否应对 M 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计算应计提或转回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甲公司 2023 年 12 月 31 日 A货车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 理由: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 320 万元(10×32),小于其可变现净值 348.2 万元,因此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成本为 128 万元( 4 ×32),大于其可变现净值 123.4 万元,因 此发生了减值。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128 - 123.4 = 4.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4.6
贷:存货跌价准备 4.6
甲公司 2023 年 12 月 31 日应对 M 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甲公司持有 M 材料的目的是生产 B 货车。因为 B 货车的成本= 100 + 40 = 140 (万元),可变现净值= 10×(13 - 0.1 )= 129(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B 货车发生了减值,所以 M 材料发生了减值。
M 材料可变现净值= 10×13 - 10×0.1 - 40 = 89(万元),成本为 100 万元, “存货跌 价准备——M 材料”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为 11 万元(100 - 89),此前已计提 4 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 11 - 4 = 7 (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
贷:存货跌价准备 7






2024 年 3 月 31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银行存款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75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
贷:库存商品( 1 000×60%)60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0×60%)12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
综上,甲公司销售 60% 的 A 商品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750 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480 万元(600 - 120),对应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20 万元,销售 A 商品应确认损益影响金额 为 270 万元(750 - 480);剩余 40% 的 A 商品的账面价值=( 1 000 - 600)-(200 - 120)= 400 - 80 = 320(万元)。选项 A 、C 、D 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