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6年至2018年与A办公楼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0万元购入A办公楼,并于当日出租给乙公司使用且已办妥相关手续,租期2年,年租金为500万元,每半年收取一次。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首期租金250万元并存入银行。2016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1800万元。
资料三:2018年6月30日,该办公楼租赁期满,甲公司将其收回并交付给本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当日,该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115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其他资料: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2016年6月30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2016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250
贷:其他业务收入250
2016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2018年6月30日,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115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2000-11500)5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
注:当日,该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11500万元,二者之间并无差额,隐含条件即为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经确认了投资性房地产由11800万元到115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以转换日直接按照账面价值11500万元转换即可,无需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甲公司对A办公楼应计提的2018年下半年折旧总额=11500÷20×6/12=287.5(万元)。
借:管理费用287.5
贷:累计折旧287.5

甲公司2018年12月发生的与收入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乙公司签订一项销售并安装设备的合同,合同期限为2个月,交易价格为270万元。合同约定,当甲公司合同履约完毕时,才能从乙公司收取全部合同金额,甲公司对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承担责任。该设备单独售价为200万元,安装劳务的单独售价为100万元。2018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70万元从丙公司购入并取得该设备的控制权,于当日按照合同约定直接运抵乙公司指定地点开始安装,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验收并取得其控制权。此时,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设备的履约义务已经完成。
资料二:至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实际发生安装费用48万元(均为甲公司员工的薪酬),估计还将发生安装费用32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设备安装劳务属于在一个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履约进度。
其他资料: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甲公司对乙公司销售设备时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理由:本题中甲公司从丙公司购入设备,取得了设备的控制权,能够主导该商品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所以甲公司为主要责任人。
甲公司2018年12月5日销售设备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资产18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借:主营业务成本170
贷:库存商品170
甲公司2018年12月发生设备安装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履约成本48
贷:应付职工薪酬48
2018年12月31日设备安装的履约进度=48÷(48+32)×100%=60%;应确认设备安装收入的金额=90×60%=54(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资产54
贷:主营业务收入54
借:主营业务成本48
贷:合同履约成本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