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的单位售价分别为5元和10元,边际贡献率分别是40%和20%,全年固定成本为50000元,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量本利分析。要求:
[要求1]

假设全年甲、乙两种产品分别销售了20000件和40000件,试计算下列指标(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甲、乙两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额;预计息税前利润。

[要求2]

如果增加广告费10000元,可使甲产品销售量增至40000件,而乙产品的销售量会减少到20000件,试计算此时的保本销售额和安全边际额以及预计息税前利润,并说明采取这一广告促销措施是否合算。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乙两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5×20000×40%+10×40000×20%)÷(5×20000+40000×10=24%

②保本销售额=50000÷24%=208333(元)

③甲产品销售额所占比重=5×20000)÷(5×20000+40000×10=20%

乙产品销售额所占比重=10×40000)÷(5×20000+40000×10=80%

所以: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08333×20%÷5=8333(件)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08333×80%÷10=16667(件)

④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保本销售额=20000×5+40000×10)-208333=291667(元)
⑤预计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20000×5+40000×10)×24%-50000=700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增加广告费用后的边际贡献率=40000×5×40%+20000×10×20%)÷(40000×5+20000×10=30%

所以:保本销售额=50000+10000)÷30%=200000(元)

安全边际额=40000×5+20000×10200000=200000(元)

息税前利润=40000×5+20000×10)×30%-(50000+10000=60000(元)

增加广告费用后将导致企业利润降低,采取这一措施是不合适的。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下列各项成本中,适合作为增量产品定价基础的是(    )。
  • A.固定成本
  • B.制造成本
  • C.全部成本
  • D.变动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些增加的产品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有(    )。
  • A.现值指数
  • B.内含报酬率
  • C.静态回收期
  • D.净现值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静态回收期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动态回收期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进行筹资的形式有(    )。
  • A.应付票据
  • B.应付账款
  • C.租赁
  • D.预收货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商业信用的形式包含预收货款、应计未付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在企业盈利状态下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时,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
  • A.正确
  • B.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销售量的敏感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敏感系数的正负号表示的是变动方向,进行敏感性大小分析时不考虑正负号。因为分母相同,所以比较分子即可,而在不亏损的状态下,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即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又因为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所以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此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丙公司只生产L产品,计划投产一种新产品,现有MN两个品种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L产品单位售价为6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50元,预计年产销量为2万件。

资料二:M产品的预计单价1000元,边际贡献率为30%,预计年产销量为2.2万件,开发M产品需增加一台设备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100万元。

资料三:N产品的年边际贡献总额预计为630万元,生产N产品需要占用原有L产品的生产设备,将导致L产品的年产销量减少10%

丙公司采用量本利分析法进行生产产品的决策,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M产品边际贡献总额=1000×2.2×30%=660(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660-100=56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边际贡献减少额=(600-450)×2×10%=30(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630-30=600(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生产M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小于开发N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因此应该投产N产品。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