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公司为一家从事产品经销的一般纳税人,为了庆祝开业十周年,决定拿出5000件甲产品进行促销活动,现有两种促销方案:
方案一:七折销售,且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分别列明。
方案二:买3件甲产品送1件甲产品(增值税发票上只列明3件甲产品的销售金额)。
根据以往经验,无论采用哪种促销方式,甲产品都会很快被抢购一空。但是从纳税筹划角度上考虑,这两种方式可能面临不同的纳税义务。该公司采用现金购货和现金销货的方式,甲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每件100元,不含税进价为每件65元,增值税税率为1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税费。
要求: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 100×70%×5 000×13% - 65×5 000×13% = 3 250(元)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100×70%×5 000 - 65×5 000 = 25 000(元)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 25 000×25% = 6 250(元)
净现金流量=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应纳增值税-应交所得税= 100×70%×5 000×(1 +13%)- 65×5 000×(1 + 13%)- 3 250 - 6 250 = 18 750(元)
公司销售的甲产品为3 750 件,赠送的甲产品为1 250 件,在增值税方面,如果销货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且未在发票金额中注明,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征增值税,故1 250 件赠品也应按售价计算增值
税销项税额。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单价×(销售量+赠送量)×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 100×(3 750 + 1250)×13% - 65×5 000×13% = 22 75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销售单价× 销售量-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100×3 750 -65×5 000 = 50 000(元)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 50 000×25% = 12 500(元)
净现金流量=不含税销售单价×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应纳增值税-应交所得税= 100×3 750×(1 + 13%)-65×5 000×(1 + 13%)- 22 750 - 12 500 = 21 250(元)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仅生产A产品。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公司采用指数平滑法对销售量进行预测,平滑指数为0.6。2024年A产品的预测销售量为50万吨,实际销售量为45万吨,A产品的销售单价为3300元/吨。
资料二: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对原销售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预计销售额调整为180000万元。公司通过资金习性预测法分析,采用高低点法对2025年度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资金与销售额变化情况如表 9-34 所示。
资料三: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0万元(不考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因素),现根据2025年度的预计资金需求量来筹集资金,为了维持目标资本结构,要求所需资金中,负债资金占40%,权益资金占60%,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分配现金股利。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00万股,不存在优先股。
资料四:公司在2025年有计划地进行外部融资,其部分资金的融资方案如下:溢价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900万元,票面利率为9%,发行总价为1000万元,发行费用率为2%;另向银行借款4200万元,年利率为6%。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① 2025 年A 产品的预计销售量=平滑指数×2024 年实际销售量+(1 -平滑指数)×2024 年预测销售量= 0.6×45 +(1 - 0.6)×50 = 47(万吨)
② 2025 年A 产品的预计销售额=预计销售量× 销售单价= 47×3 300 = 155 100(万元)
①单位变动资金=(最高销售额的资金占用-最低销售额的资金占用)÷(最高销售额-最低销售额)=(55 000 - 47 500)÷(150 000 - 100 000)= 0.15(元)
②不变资金总额=最高销售额的资金占用-单位变动资金× 最高销售额= 55 000 -0.15×150 000 = 32 500(万元)
或:不变资金总额=最低销售额的资金占用-单位变动资金× 最低销售额= 47 500 -0.15×100 000 = 32 500(万元)
③ 2025 年度预计资金需求量=不变资金总额+单位变动资金× 预计销售额= 32 500 +0.15×180 000 = 59 500(万元)
① 2025 年资金总需求中的权益资本数额=预计资金需求量× 权益资金占比=59 500×60% = 35 700(万元)
② 2025 年需要增加权益资本数额=(预计资金需求量-基期资金需求量)× 权益资金占比=(59 500 - 54 000)×60% = 3 300(万元)
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净利润-需要增加权益资本数额= 50 000 - 3 300 = 46 700(万元)
每股股利=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46 700÷2 000 = 23.35(元)
①债券的资本成本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900×9%×(1 -25%)÷[1 000×(1 - 2%)]= 6.20%
②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 6%×(1 - 25%)=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