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以成本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 B.制造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
  • C.利用制造成本定价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 D.以全部成本费用作为定价基础,既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也包括各种期间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因为以制造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价值消耗和转移,因此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选项C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九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时,下列关于指标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每股面值不变
  • B.股东权益总额不变
  • C.每股收益提高
  • D.每股净资产不变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发放股票股利,使得股数增加,每股收益减小;由于不改变股东权益总额,但股数增多,所以每股净资产减小,选项C、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判断题]递延纳税只是推迟了应纳税款的缴纳期限,并不会减少纳税总额,因此不属于纳税筹划。 (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递延纳税指的是纳税人根据税法的规定可将应纳税款推迟一定期限缴纳。递延纳税虽不能减少应纳税额,但纳税期的推迟可以使纳税人无偿使用这笔款项而不需支付利息,对纳税人来说等于是降低了税收负担。纳税期的递延有利于资金的周转,节省了利息的支出,还可使纳税人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所以属于纳税筹划的方法之一。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判断题]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股利收益比资本利得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所以公司应当采用高股利政策。(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根据税制,资本利得税低于股利所得税,所以股东偏好资本利得而不是现金股利,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某公司为一家从事产品经销的一般纳税人,为了庆祝开业十周年,决定拿出5000件甲产品进行促销活动,现有两种促销方案:

方案一:七折销售,且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分别列明。

方案二:买3件甲产品送1件甲产品(增值税发票上只列明3件甲产品的销售金额)。

根据以往经验,无论采用哪种促销方式,甲产品都会很快被抢购一空。但是从纳税筹划角度上考虑,这两种方式可能面临不同的纳税义务。该公司采用现金购货和现金销货的方式,甲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每件100元,不含税进价为每件65元,增值税税率为1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税费。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 100×70%×5 000×13% - 65×5 000×13% = 3 250(元)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100×70%×5 000 - 65×5 000 = 25 000(元)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 25 000×25% = 6 250(元)

净现金流量=不含税销售单价×70%×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应纳增值税-应交所得税= 100×70%×5 000×(1 +13%)- 65×5 000×(1 + 13%)- 3 250 - 6 250 = 18 75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公司销售的甲产品为3 750 件,赠送的甲产品为1 250 件,在增值税方面,如果销货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且未在发票金额中注明,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征增值税,故1 250 件赠品也应按售价计算增值

税销项税额。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单价×(销售量+赠送量)×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销售量× 增值税税率= 100×(3 750 + 1250)×13% - 65×5 000×13% = 22 75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销售单价× 销售量-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 100×3 750 -65×5 000 = 50 000(元)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 50 000×25% = 12 500(元)

净现金流量=不含税销售单价×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不含税进货单价× 销售量×(1 +增值税税率)-应纳增值税-应交所得税= 100×3 750×(1 + 13%)-65×5 000×(1 + 13%)- 22 750 - 12 500 = 21 25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由于方案二的净现金流量大,所以选择方案二。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仅生产A产品。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公司采用指数平滑法对销售量进行预测,平滑指数为0.6。2024年A产品的预测销售量为50万吨,实际销售量为45万吨,A产品的销售单价为3300元/吨。 

资料二: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对原销售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预计销售额调整为180000万元。公司通过资金习性预测法分析,采用高低点法对2025年度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资金与销售额变化情况如表 9-34 所示。

资料三: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0万元(不考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因素),现根据2025年度的预计资金需求量来筹集资金,为了维持目标资本结构,要求所需资金中,负债资金占40%,权益资金占60%,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分配现金股利。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00万股,不存在优先股。

资料四:公司在2025年有计划地进行外部融资,其部分资金的融资方案如下:溢价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900万元,票面利率为9%,发行总价为1000万元,发行费用率为2%;另向银行借款4200万元,年利率为6%。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 2025 年A 产品的预计销售量=平滑指数×2024 年实际销售量+(1 -平滑指数)×2024 年预测销售量= 0.6×45 +(1 - 0.6)×50 = 47(万吨)

② 2025 年A 产品的预计销售额=预计销售量× 销售单价= 47×3 300 = 155 100(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单位变动资金=(最高销售额的资金占用-最低销售额的资金占用)÷(最高销售额-最低销售额)=(55 000 - 47 500)÷(150 000 - 100 000)= 0.15(元)

②不变资金总额=最高销售额的资金占用-单位变动资金× 最高销售额= 55 000 -0.15×150 000 = 32 500(万元)

或:不变资金总额=最低销售额的资金占用-单位变动资金× 最低销售额= 47 500 -0.15×100 000 = 32 500(万元)

③ 2025 年度预计资金需求量=不变资金总额+单位变动资金× 预计销售额= 32 500 +0.15×180 000 = 59 50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 2025 年资金总需求中的权益资本数额=预计资金需求量× 权益资金占比=59 500×60% = 35 700(万元)

② 2025 年需要增加权益资本数额=(预计资金需求量-基期资金需求量)× 权益资金占比=(59 500 - 54 000)×60% = 3 300(万元)

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净利润-需要增加权益资本数额= 50 000 - 3 300 = 46 700(万元)

每股股利=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46 700÷2 000 = 23.35(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①债券的资本成本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900×9%×(1 -25%)÷[1 000×(1 - 2%)]= 6.20%

②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 6%×(1 - 25%)= 4.5%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