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为某企业集团的一个投资中心,X 是甲公司下设的一个利润中心,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24 年 X 利润中心的营业收入为 120 万元,变动成本为 72 万元,该利润中心负 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 10 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 8 万元。
资料二:甲公司 2025 年初已投资 700 万元,预计可实现息税前利润 98 万元,现有一个投 资额为 300 万元的投资机会,预计可获息税前利润 36 万元,该企业集团要求的最低投资 收益率为 10%。
接受新投资机会前: 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 ÷ 初始投资额=98÷700×100% = 14%
剩余收益= 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 最低投资收益率=98 - 700×10% = 28(万元)
接受新投资机会后:投资收益率=(98 + 36)÷(700 + 300)×100% = 13.4%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 最低投资收益率=(98 + 36)-(700 +300)×10% = 34(万元)

E公司只产销一种甲产品,甲产品只消耗乙材料。2024年第4季度按定期预算法编制2025年的企业预算,部分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材料2025年年初的预计结存量为2000千克,2025年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预计结存量如下表所示。
2025年各季度末乙材料预计结存量
每季度乙材料的购货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2025年年初的预计应付账款余额为80000元。E 公司 2025 年度乙材料的采购预算如下表所示。
E 公司2025年度乙材料采购预算
注:表内“材料定额单耗”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全年乙材料计划单价和材料定额单耗不变;表内的“*”为省略的数值。
资料二:E公司2025年第1季度实际生产甲产品3400件,耗用乙材料20400千克,乙材料的实际单价为9元/千克。
A=第二季度预计生产需要量+第二季度末预计结存量=16000+1200=17200(千克)
B=预计年生产需用量+年末库存量=70000+1300=71300(千克)
C=第二季度末预计结存量=1200(千克)
D=第一季度预计需要量合计- 2025 年年初结存量=17000-2000=15000(千克),
或D=第一季度预计采购金额÷ 材料计划单价=150000÷10=15000(千克)
E=全年预计需要量合计- 2025 年年初结存量=71300-2000=69300(千克),
或E=全年预计采购金额÷ 材料计划单价=693000÷10=69300(千克)
第1季度采购现金支出=本季度购货款× 本季度付现比例+上季度购货款于本季度付现比例=150000×40%+80000=140000(元)
第4季度末应付账款金额=本季度购货款× 本季度购货款于下一季度付现比例=201000×60%=120600(元)
用量标准=5千克/件,价格标准=10元/千克
单位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标准成本=5×10=50(元/件)
乙材料实际单价=9元/千克,实际产量下实际耗用乙材料20400千克
甲产品消耗乙材料成本差异=乙材料实际耗用量× 乙材料的实际单价-实际生产量× 单位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标准成本=20400×9-3400×50=13600(元)(超支)
甲产品消耗乙材料价格差异=(乙材料的实际单价-标准价格)× 乙材料实际耗用量=(9-10)×20400=-20400(元)(节约)
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用量差异=标准价格×(乙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生产量× 标准用量)=10×(20400-3400×5)=34000(元)(超支)
生产部门应对乙材料成本差异负主要责任。因为产生乙材料成本超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耗用量超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