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40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3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0
其他收益310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5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乙公司202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当年6月1日,甲公司将成本为100万元的自产产品以18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其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关于该项投资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其初始投资成本为1500万元,小于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800万元(6000×3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到1800万元,选项A、B错误;甲公司2021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00-(180-100)+(180-100)÷10×6÷12]×30%=97.2(万元),选项C错误;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年末余额=1800+97.2=1897.2(万元),选项D正确。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1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0×30%-1500)300
贷:营业外收入300
2021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7.2
贷:投资收益97.2

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即使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得转回。( )
如果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可以转回以前因该因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题表述错误。


根据交易价格分摊原则,H商品应当分摊的交易价格为1万元[1.2÷(1.2+4.8)×5],甲公司将H商品交付给客户之后,与该商品相关的履约义务已经履行,但是需要等到后续交付K商品时,企业才具有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力,因此甲公司应当将因交付H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1万元确认为合同资产,而不是应收账款。交付H商品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合同资产1
贷:主营业务收入1

甲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21年1月1日,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股票期权,这些管理人员从2021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4元每股购买2万股甲公司股票(每股面值为1 元),从而获益。甲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
2021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的比例将达到20%。
2022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将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
2023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
2024年1月,剩余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银行存款1240万元,相关股票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分)
甲公司预计未来3年后的行权人数=200×(1-20%)=160(人)
2021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60×2×15×1/3=16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600
(3分)
甲公司预计未来3年后的行权人数=200×(1-15%)=170(人)
2021年至2022年甲公司累计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70×2×15×2/3=3400(万元)
2022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3400-1600=18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
(3分)
甲公司3年后实际可行权的人数=200-20-10-15=155(人)
2021年至2023年甲公司累计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55×2×15×3/3=4650(万元)
2023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4650-3400=125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2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50
(3分)
借:银行存款124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650
贷:股本(155×2×1)3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