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2040+16.48=2056.48(万元),2020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的账面余额=2056.48×(1+3%)-2000×4%=2038.17(万元)。
202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2000
——利息调整56.48
贷:银行存款2056.48
2020年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利息:
借:应收利息80
贷:投资收益61.69(2056.48×3%)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8.31
借:银行存款80
贷:应收利息80
2020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2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00(2038.17-1838.17)
2020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180
贷:其他综合收益180
因已发生信用减值,2020年12月31日债券的摊余成本=2038.17-180=2038.17-180=1858.17(万元);202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858.17×3%=55.75(万元)。
2019年7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019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100
2020年5月2日:
借:应收股利12
贷:投资收益12
2020年5月12日:
借:银行存款12
贷:应收股利12
2020年12月31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2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00
2021年3月8日:
借:银行存款295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3000
盈余公积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
借: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贷:其他综合收益100





下列各项情况,应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有( )。
预计能够自设定导致出售延期的条件起一年内顺利化解延期因素,那么即使出售无法在最初一年内完成,企业仍然可以维持原持有待售类别的分类,选项A、C当选,选项B不当选;发生罕见情况,导致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未能在一年内完成出售,企业在最初一年内针对这些新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且重新满足了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仍然可以将该资产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选项D当选。

2021年10月20日,甲公司与某客户签订了一项价款为1800万元的购销合同,约定向其销售500万件的S商品和200万件的W商品。甲公司对S商品的单独售价为3元/件,对W商品的单独售价为2.5元/件。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需在2021年11月20日前交付S商品,在12月20日前交付W商品,甲公司应在交付W商品且经客户验收合格后再收取剩余的全部货款。合同签订当日,甲公司收到客户对S商品的定金300万元。11月20日,甲公司将S商品交付给客户,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假定交付S商品和W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均在交付并验收合格时转移给客户。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合同签订当日,甲公司在收到300万元定金时因未转移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所以不能确认收入,应确认“合同负债”300万元,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甲公司交付S商品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后,应确认与S商品相关的收入,金额=1800×[3×500÷(3×500+2.5×200)]=1350(万元),同时对1050万元的未收取款项确认为“合同资产”(收款权利除了取决于时间流逝外,还受W商品交付、验收的影响),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