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等),选项C错误;固定资产建造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属于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则该停工期间属于费用化期间,相关借款费用应予费用化,不影响建造资产的成本,选项D错误。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的净资产的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3950+50)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4000×30%-4000)200
贷:营业外收入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0×30%)600
贷:投资收益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100×30%)30
贷:其他综合收益30
所以,选项A、B、C正确;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支付的手续费直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选项 D 错误。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选项A、B、D当选。净资产是属于政府财务会计要素,选项C不当选。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本题已根据最新教材改编)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1年4月20日。甲公司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0日期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1年1月5日,甲公司于2020年11月3日销售给乙公司并已确认收入和收讫款项的一批产品,由于质量问题,乙公司提出销售折让要求,经双方协商,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向乙公司退回100万元的货款及相应的增值税税款13万元,并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资料二:2021年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55000万元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丙公司55%的股权,并取得丙公司的控制权,在此之前甲公司持有丙公司5%的股权,并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原5%股权投资初始入账金额为4500万元。在2021年2月5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4900万元和5000万元。甲公司原购买丙公司5%的股权和后续购买55%的股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资料三:2021年3月10日,注册会计师就甲公司20年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商誉减值问题与甲公司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2020年度多计提商誉减值20000万元,并要求甲公司予以调整,甲公司接受了该意见。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甲公司2021年1月5日给予乙公司的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贷:其他应付款113
借:其他应付款113
贷:银行存款113
借:盈余公积(100×1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90%)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0
甲公司2021年2月5日购买丙公司股权属于当期新发生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55000+5000)60000
贷:银行存款5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500
——公允价值变动400
投资收益100
甲公司2021年3月10日调整商誉减值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商誉减值准备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2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盈余公积(20000×10%)2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00×90%)1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