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长江公司2024年1月1日发行了800万份、每份面值为100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80 000万元,无发行费用。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长江公司应按照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股股数。该公司发行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的市场年利率为9%。长江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时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P/A,9%,3)=2.5313,(P/F,9%,3)=0.7722。
  • A.6 224.8
  • B.80 000
  • C.71 901.2
  • D.8 098.8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入账价值=80 000×5%×(P/A,9%,3)+80 000×(P/F,9%,3)=80 000×5%×2.5313+80 000×0.7722=71 901.2(万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入账价值=80 000-71 901.2=8 098.8(万元)。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8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8 098.8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8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8 098.8
其中,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即其他权益工具8 098.8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三色笔记与真题演练《会计》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组合题]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23年至2024年发生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3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9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3.8%,每年1月1日支付上年利息,债券发行日起1年后,债券持有人可以转为乙公司普通股,每股转股价格为25元(不包括利息),债券到期日尚未转股的债券持有人丧失转股权。当日,同类不附转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5%。

(2)2023年7月1日,甲公司以30000万元购入某项可赎回私募基金投资,该私募基金投资期为15年,预期年收益率为15%,该基金主要投资科技类创业公司天使轮和A轮融资。甲公司持有该投资不以交易为目的,但在收益达到预期时会随时出售。

(3)202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30万元,私募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3000万元。

(4)2024年4月30日,甲公司取得了面值为30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为丁公司,甲公司根据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24年10月31日,票据到期,丁公司未履约,甲公司将其重分类为应收账款核算。

(5)2024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4000万元取得戊公司2.5%股权,对戊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且甲公司准备长期持有,甲公司将其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戊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9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第一,甲公司所有应收账款均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二,上述公允价值均不包含尚未支付的利息。

第三,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

第四,答案金额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理由:该债权由于嵌入了一项转股权,使得该金融资产不满足基本的借贷安排,无法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因此,应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②相关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90

  投资收益10

 贷:银行存款11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计利息(10×100×3.8%)38

 贷:投资收益38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30-1090)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持有私募基金应予以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理由:该私募基金用于股权投资,不满足基本借贷安排,无法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因此,应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②相关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3000-30000)3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虽然丁公司到期未履约,但并没有改变应收票据的业务模式,不应对其进行重分类。

[要求4]
答案解析:

相关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借:其他综合收益1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公司经营连锁零食小吃店,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4年7月1日,甲公司向客户销售了6780张储值卡,每张卡的面值为100元(含税价),总额为678000元,所收款项已收存银行。客户可在甲公司经营的任何一家门店使用该储值卡进行消费。该储值卡不兑现金不挂失。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预期客户购买储值卡中将有大约相当于储值卡面值金额3%的部分不会被消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客户使用该储值卡消费的金额为406800元。假定客户使用该储值卡消费时发生纳税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关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有(  )。

  • A.

    2024年7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收入18000元

  • B.

    2024年7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应交税费78000元

  • C.

    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收入360000元

  • D.

    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800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甲公司向客户预收销售商品款项的,应当首先将预收的款项确认为“合同负债”,待未来履行了相关履约义务,即向顾客转让相关商品时,再将该负债转为收入;如果企业收取的预收款项无需退回,且顾客可能会放弃合同权利的部分,应当按照顾客未来行使合同权利的模式按照比例将放弃部分确认为收入,而不是在销售储值卡时就确认为收入,选项A当选;由于假定客户实际使用该储值卡消费时发生纳税义务,所以甲公司在预收销售商品款项时,应将增值税部分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中,客户实际使用该储值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中,故甲公司在2024年7月1日应确认“应交税费”的金额=678000÷(1+13%)×13%=78000(元),选项B不当选;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收入=[406800+678000×3%×406800÷(678000×97%)]÷(1+13%)=371134.02(元),应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金额=406800÷(1+13%)×13%=46800(元),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2024年7月1日,销售储值卡时:

借:银行存款678000

 贷:合同负债[678000÷(1+13%)]600000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78000

(2)2024年12月31日,根据储值卡的消费金额确认收入,同时将对应的待转销项税额确认为销项税额:

借:合同负债371134.02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71134.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8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如果出售后剩余部分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将全部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 B.

    如果出售后剩余部分股权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的,应将全部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 C.

    如果出售后剩余部分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按出售比例将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

  • D.

    处置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如果出售后剩余部分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按处置比例将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选项A不当选,选项BC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承租人甲公司自出租人乙公司处签订了一项为期10年的商铺租赁合同,每年的租赁付款额为50万元,于每年年初支付。合同约定,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每两年基于过去24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涨进行上调。租赁期开始日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00。假设在租赁期第3年年初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25,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采用的折现率为5%。已知:(P/A,5%,9)=7.1078,(P/A,5%,7)=5.7864。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在第3年年初经调整后的租赁负债为(  )万元。
  • A.289.32
  • B.339.32
  • C.374.15
  • D.424.15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3年年初未经调整的租赁负债=50+50×(P/A,5%,7)=50+50×5.7864=339.32(万元)。经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后的第3年年初租赁付款额=50×125÷100=62.5(万元),第3年年初经调整后的租赁负债=62.5+62.5×(P/A,5%,7)=62.5+62.5×5.7864=424.15(万元),选项D当选。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424.15-339.32)84.83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15.17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62.5-50)×8]10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