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五节 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计算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5000÷0.025=200000;

应缴纳环境保护税=污染当量数×适用税额=200000×4=800000(元)。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50÷0.0001=500000;

应缴纳环境保护税=污染当量数×适用税额=500000×8÷10000=40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应税固体废物的计税依据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减去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的余额。 

应税固体废物应缴纳环境保护税=固体废物排放量×适用税额=(2000-800-500)×15=105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情形中,应该以其当期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产生量作为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有(  )。
  • A.未依法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 B.篡改、伪造污染物监测数据
  •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稀释排放以及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违法排放应税污染物
  • D.规模化养殖的农场排放污染物
  • E.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其当期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产生量作为污染物的排放量:

(1)未依法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选项A)

(2)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

(3) 篡改、伪造污染物监测数据;(选项B)

(4)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稀释排放以及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违法排放应税污染物;(选项C)

(5)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选项E)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笫一步:计算各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据此计算出题干中4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

污染物

污染当量数

二氧化硫

100/0.95=105.26

化物

100/0.87=114.94

一氧化碳

150/16.7=8.98

氯化氢

120/10.75=11.16

第二步:按污染当量数给4项大气污染物按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征税。

氟化物污染当量数(114.94)>二氧化硫污染当量数(105.26)>氯化氢污染当量数(11.16)>一氧化碳污染当量数(8.98)。

该企业只有一个排放口,排序选取计税前三项污染物为:氟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

第三步:就排序的前三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乘以规定的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税大气污染物的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适用税额。

应纳税额=(114.94+105.26+11.16)×1.2=277.63(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当月应缴纳环境保护税=35000÷16.7×5×50%=5239.52(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