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在确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因此选项B不属于考虑的因素。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24年7月1日以本公司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55%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2 4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6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 980万元。B公司2024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3 600万元。A公司由于该项投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进行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资产转让损益,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即:1 980-(2 400-500-60)=14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24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3 600万元取得B公司80%的股权,能够控制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当日B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2025年1月5日,A公司出售B公司50%的股权,取得价款2 400万元,出售股权后,A公司尚持有B公司30%的股权,仍能够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2024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1 2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4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110万元。处置股权日剩余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项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2025年1月5日,A公司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2025年1月5日,处置股权后剩余的30%股权,A公司仍能够对B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应将剩余股权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3 600×30%/80%=1350(万元),大于原投资时点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260(4 200×30%)万元,所以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A公司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350+(1 200-240+110)×30%=1 671(万元)。
借:银行存款2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 600×50%/80%)2 250
投资收益1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0-240)×30%]288
——其他综合收益(110×30%)33
贷:盈余公积(288×10%)28.8
未分配利润(288×90%)259.2
其他综合收益33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甲企业于2022年6月25日取得乙企业10%的股权,于2022年12月25日进一步取得乙企业15%的股权并有重大影响,于2024年6月25日又取得乙企业40%的股权,开始能够对乙企业实施控制,则企业合并的购买日为(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因为在2024年6月25日持股比例达到了65%,开始能够对乙企业实施控制,所以2024年6月25日是购买日,因此选项C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A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购买同一集团内另一企业持有的B公司90%股权。为取得该股权,A公司定向增发85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10元;支付承销商佣金、手续费100万元,为购买股权另支付评估审计费用65万元。取得该股权时,B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A公司取得该股权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4000×90%-8500-100=4000(万元)。其中支付承销商佣金、手续费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支付的评估审计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本题参考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2600
贷:股本8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100
支付承销商佣金、手续费时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
贷:银行存款100
支付评估审计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65
贷:银行存款65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