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商品进销差价率=(30+50)/(130+150)×100%=28.57%;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60×28.57%=45.71(万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60-45.71=114.29(万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100-114.29=85.71(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 A.

    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 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40 000元现金

  • B.

    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 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800元的现金

  • C.

    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 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 000元,公允价值10 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3000元现金

  • D.

    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 000元的设备(非生产经营用)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9 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现金500元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支付补价的企业:4÷(4+10)=28.57%>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B,支付补价的企业:800÷(1 000+800)=44.44%>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支付补价的企业:3 000÷10 000=30%>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D,收到补价的企业:500÷13 000=3.85%<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不含25%)作为参考。如果高于25%(含25%),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等其他一些准则。
(1)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25% 或者 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2)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或者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专门用于生产某产品的材料,应先对该产品进行减值测试,若产品发生减值,则期末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若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则期末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以成本计量。Y产品的成本=90+20×5=190(万元),可变现净值=20×(10-1)=1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Y产品发生减值,说明该原材料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原材料的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180-5×20=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则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0万元,原已计提减值准备15万元,则本期应转回减值5万元,即期末该原材料尚需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

  • A.

    交易各方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 B.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金额方面相同,但是时间不同

  • C.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方面相同,但是金额不同

  • D.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金额方面相同,但是风险不同

  • E.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非重大的

答案解析
答案: A,E
答案解析: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E。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在存货项目核算的有(  )。

  • A.

    企业的周转材料

  • B.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 C.

    企业生产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

  • D.

    企业外购用于建造厂房的工程物资

  • E.

    企业日常活动持有的、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选项D,工程物资不作为企业的“存货”项目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作为“工程物资”单独反映,因此本题在存货项目核算的有选项A、B、C、E。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