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为资产类科目,借增贷减,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500 000-100 000=400 000(元),A为正确选项。


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不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所以甲公司2022年3月份应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10+5=15(万元)。
【知识点拓展】
1.“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该科目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备抵科目)。该科目所对应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借方登记处置无形资产转出的累计摊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按月进行摊销,自可供使用(即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停止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无法确定预期消耗方式)”“生产总量法”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消耗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管理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前不规定清查日期,而是根据特殊需要临时进行的盘点和核对。不定期清查主要在以下情况下进行:(1)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更换时(选项A),要对有关人员保管的财产物资、库存现金进行清查,以分清经济责任,便于办理交接手续。(2)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选项D),要对受损失的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查明损失情况。(3)上级主管、财政、审计和银行部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选项B),应按检查的要求和范围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验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4)开展临时性清产核资时(选项C),要对本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便摸清家底。
【知识点拓展】
[注意]
①定期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进行;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②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 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出售该出租房时:
借:银行存款 9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9 500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9 0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 400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0
出售该出租房对东升公司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9 500-9 000+400-400=500(万元)。
【知识点拓展】
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的相关账务处理: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 )。
会计资料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既包括企业的内部使用者又包括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选项A)、债权人(选项B)、政府(选项D)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选项C)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