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在等式的两边,要保持等式的恒等关系,资产和负债需要同增同减相同数额。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知识点拓展】
1.定义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开户银行之间,一方收到凭证并已入账,另一方未收到凭证因而未能入账的账项。
2.分类
(1)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尚未收款未记账;
(2)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尚未付款未记账;
(3)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尚未收款未记账;
(4)银行已付款记账,企业尚未付款未记账。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未达账项有
(1)企业已收款记账而银行尚未收款记账;
(2)银行已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
6.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未达账项有
(1)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尚未付款未记账;
(2)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尚未收款未记账。
[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企业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如果是溢价发行股票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知识点拓展】
股票发行时,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①
盈余公积②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
贷:银行存款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不包括增值税。
【知识点拓展】
初级阶段涉及主要税种的核算(增值税除外):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购买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职工出差报销的飞机票、火车票和餐饮费发票等。选项BCD属于自制原始凭证。
【知识点拓展】
原始凭证的分类: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100%;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故,该项设备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2÷5=40(万元);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40)×2÷5=24(万元);第三年应提折旧额=(100-40-24)×2÷5=14.4(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