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选项A)、资本公积(选项B)、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选项C)和其他综合收益(选项D)等。
【知识点拓展】
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2.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而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知识点拓展】
①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②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选项A正确,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即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资产内部一增一减,即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会计等式左边增加,右边必须等额增加,如果一项资产增加,要保持所有者权益不变,负债要等额增加,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会计等式左边不变,右边必须一增一减,如果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等额减少,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知识点拓展】
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是债权人权益,债权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统称权益,即“资产=权益”。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在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在等式的两边,要保持等式的恒等关系,资产和负债需要同增同减相同数额。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选项C,受托代销商品企业未取得其所有权,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知识点拓展】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