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会计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子公司、分公司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当企业与供应商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选项A说法错误;企业只核算本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选项D错误;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

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一章 第1节 会计基本理论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 A.可靠性
  • B.相关性
  • C.权责发生制
  • D.货币计量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选项C,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核算的基础;选项D,货币计量属于会计基本假设。


知识点拓展

1.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
  • A.

    负债的增减

  • B.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

  • C.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

  • D.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1)资产的增减和使用;(2)负债的增减;(3)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4)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5)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6)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综上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知识点拓展】

会计核算的概念及内容: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体现的是(    )要求。
  • A.相关性
  • B.可靠性
  • C.及时性
  • D.可理解性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因此D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8个方面: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该在销售当月确认为收入;收付实现制下,应该在实际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由此可知A、B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注意]

①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我国事业单位,除其部分经营业务外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

③我国政府会计,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在实务中,如果某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知识点拓展】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功能、性质和金额大小等多方面加以判断。例如,企业发生的某些支出金额较小,从支出的受益期来看,可能需要在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但根据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