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中,短期薪酬包括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选项A)、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选项B)、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选项D)、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其他短期薪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选项C,职工差旅费应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差旅费准则没有具体规定,实务中也会涉及销售费用科目)。
【知识点拓展】
职工薪酬
1.定义: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构成: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不包括增值税。
【知识点拓展】
初级阶段涉及主要税种的核算(增值税除外):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选项A,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要求;选项B,属于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D。
【知识点拓展】
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选项A),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选项C),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选项B),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没有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选项D)。
【知识点拓展】
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其主要区别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适用范围: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3)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适用范围: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2)优点: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3)缺点: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按每一贷方账户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适用范围: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2)优点: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且科目汇总表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3)缺点: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利于对账目进行检查。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100%;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故,该项设备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2÷5=40(万元);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40)×2÷5=24(万元);第三年应提折旧额=(100-40-24)×2÷5=14.4(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