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甲公司202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02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2023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2)2024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2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3)2024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免费的保修服务,未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或有事项原则处理。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4)2024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24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要求2]

计算甲公司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要求3]

计算甲公司2024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应纳税所得额=2000+[300×2/10-(300-15)/10]-120/10+(120-90)+80=2129.5(万元),应交所得税=2129.5×25%=532.38(万元);上述(4)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对应纳税所得额没有影响。
[要求2]
答案解析:

事项(1)202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10×2=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不计提摊销,所以2024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024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120×25%);

综上: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2024年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2.38

  其他综合收益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32.38

   递延所得税负债30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四~六节 递延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列报(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A公司在2023年度的会计利润为-6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5年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年末A公司调整经营策略,预计2024年至2026年每年税前利润分别为150万元、250万元和45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暂时性差异。则A公司因该事项对2024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正确的是(  )。
  • A.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62.5万元
  • B.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37.5万元
  • C.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62.5万元
  • D.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37.5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3年的预计盈利已经超过600万元的亏损,说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在税法规定的5年经营期内转回,应该确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2023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00×25%=150(万元);2024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50×25%=37.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400万元,当年广告费用实际发生额200万元,税法规定每年广告费用的应税支出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以后年度可以税前扣除,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行政性罚款支出为10万元,当年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截止年末增值了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2024年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 A.102.5
  • B.100
  • C.115
  • D.112.5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2024年应纳税所得额=400+10+(200-1000×15%)-10=450(万元);②应交所得税=450×25%=112.5(万元);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000×15%)×25%-0=12.5(万元);④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0=2.5万元;⑤所得税费用=112.5-12.5+2.5=102.5(万元)。

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在客观题中建议直接用简便算法,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差异)×税率

所得税费用=(400+10)×25%=102.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23年12月31日因职工教育经费超过税前扣除限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2024年度,甲公司计提工资薪金4800万元,实际发放4000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300万元。税法规定,工资按实际发放金额在税前列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甲公司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应付职工薪酬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
  • B.应付职工薪酬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 C.职工教育经费税前可扣除320万元
  • D.应当转回职工教育经费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账面价值=4800-4000=8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甲公司2024年度按税法可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4000×8%=320(万元),实际发生的300万元当期可扣除,2023年超过税前扣除限额的部分40万元(10÷25%)本期可扣除20万元,应当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00万元,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为15万元,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为3万元,超标的业务宣传费为5万元,税法规定超标的业务宣传费以后年度可税前扣除,发生的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20万元(该暂时性差异影响损益)。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的处理正确的有(  )。
  • A.企业应交所得税为60.75万元
  • 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43万元
  • C.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6.25万元
  • D.本期所得税费用为60.75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00+15+3+5+20=243(万元);本期应交所得税=243×25%=60.7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5+20)×25%=6.25(万元);所得税费用=60.75-6.25=54.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1)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0 000万元总价款购买了一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公寓。该公寓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为3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计划将该公寓用于对外出租。

(2)2024年,甲公司出租上述公寓实现租金收入750万元,发生费用支出(不含折旧)150万元。由于市场发生变化,甲公司出售了部分公寓,出售面积占总面积的20%,取得收入6 300万元,所出售公寓于2024年12月31日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2024年12月31日,该公寓的公允价值为每平方米3.15万元。

其他资料:甲公司所有收入与支出均以银行存款结算。

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按照其购买成本、根据预计使用寿命5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自购买日起至处置时止计算的折旧额在税前扣除,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减去按照税法规定计提折旧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当期不存在其他收入或成本费用,当期所发生的150万元费用支出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或其他暂时性差异。

不考虑除所得税外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0000万元购买公寓: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②2024年12月31日,剩余的公寓的公允价值增加至25 200万元(3.15万/平方米×0.8万平方米),增值1 200万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200

③甲公司实现租金收入和成本:

借:银行存款750

 贷:其他业务收入750

借:其他业务成本150

 贷:银行存款150

④甲公司2024年12月31日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6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6 000(30 0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6 000(30 000×20%)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公寓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31 500×80%=25 200(万元);

②公寓剩余部分的计税基础=(30 000-30 000/50)×80%=23 520(万元);

③暂时性差异=25 200-23 520=1 68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可予以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所得税税率

       =(出售收入-出售成本+租金收入-费用-折旧)×25%

       =(6 300-29 400×20%+750-150-30 000/50)×25%

       =(6 300-5 880+600-600)×25%

       =420×25% =105(万元)

②递延所得税负债=1 680×25%=420(万元)

③所得税相关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5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5

   递延所得税负债42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