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2022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编制后续计量相关分录;
判断A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的合并类型,计算A公司应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及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合并商誉,并编制A公司个别报表相关分录;
计算至2023年年末合并报表中乙公司相对于A公司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并编制A公司个别报表后续计量相关分录;
初始投资成本=200×3=600(万元),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 200×40%=480(万元),小于初始投资成本,因此入账价值等于初始投资成本,即600万元。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3×200-10=59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
贷:股本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
贷:银行存款10
2022年年末账面价值=600+(800-20+60)×40%=936(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20
——其他综合收益24
贷:投资收益320
其他综合收益24
借:应收股利8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
借:银行存款8
贷:应收股利8
A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属于多次交易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936+380=1 316(万元),合并成本=980+380=1 360(万元),合并商誉=1 360-2 200×60%=40(万元)
A公司个别报表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1316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
——损益调整312
——其他综合收益24
主营业务收入380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存货跌价准备20
贷:库存商品370
合并报表中乙公司相对于A公司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2 040+160+(950-160×50%)-30=3 040(万元)
A公司个别报表:
借:应收股利18
贷:投资收益18
借:银行存款18
贷:应收股利18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甲公司确认初始投资成本=3 040×60%+40=1 864(万元)
影响资本公积的金额=1 864-1 500=364(万元)
相关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1864
累计摊销200
贷:无形资产17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64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甲公司取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6+1000=7000(万元)。
【注意】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无需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要区别于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该项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 430-50+10=2 390(万元),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8 000×30%=2 400(万元),所以应该按照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390
应收股利50
贷:银行存款2440
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0
贷:营业外收入10

甲公司投资当日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300
贷:股本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200
同时,向券商支付发行费时: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5
贷:银行存款45
甲公司取得投资当日应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1200-45=1155(万元)。
【注意】发行权益性工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支付给券商的权益工具发行费应当冲减资本公积;要区别于企业合并中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费用,后者是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支付给券商的权益工具发行费是与发行权益工具直接相关的的费用,而不是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选项B,投资方应按享有的份额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选项C,投资方应该确认为应收股利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选项D,投资前宣告的现金股利,在投资时是通过应收股利核算,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