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每年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1)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2021年12月31日,租期3年,年租金240万元,于每年年初支付。该办公楼原值3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出租时已累计使用10年,累计计提折旧600万元,未计提减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折旧方法、净残值等与转换前一致。税法与会计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净残值相同。(2)2022年年末,由于道路修整,该出租办公楼出现减值迹象,当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此办公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 150万元。(3)2023年1月1日,甲公司经调查得到,此办公楼所在地的房产交易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办公楼满足了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房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7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4)2025年1月1日,甲公司收回租赁期满的办公楼,同日以3 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丙公司,取得价款并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资料(1),判断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日并说明理由,并作出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
[要求2]

根据资料(2),确定该办公楼2022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并说明此办公楼是否应该确认减值,如果需要确认,计算减值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要求3]

编制甲公司2022年收取租金、确认租金收入以及结转成本相关分录;计算甲公司因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对2022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

[要求4]

根据资料(3),编制2023年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分录。

[要求5]根据资料(4),编制甲公司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日为2021年12月31日。

理由:自用房地产改为出租,则转换日通常为租赁期开始日,也就是本题中的2021年12月31日。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3000

  累计折旧600

 贷:固定资产3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600

[要求2]
答案解析:

办公楼2022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中的较高者,所以可收回金额为2 150万元;办公楼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3 000-600-(3 000-600)÷50-10)=2 34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应该计提减值,减值金额=2 340-2 150=190(万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90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9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7.5(190×25%)

 贷:所得税费用47.5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22年收取租金、确认租金收入以及结转成本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40

   贷:预收账款240

借:预收账款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240

借:其他业务成本6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60

此业务对甲公司2022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240-60-190=-10(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2023年1月1日转换后,该投资性房地产计税基础即为问题(2)中按正常折旧计算,未计提减值前的金额2340万元,账面价值为转换日的公允价值27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700-2340)×25%=90(万元),故要新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冲回原因减值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公允价值模式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7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66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90

 贷:投资性房地产3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47.5

   递延所得税负债90

   盈余公积41.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71.25

[要求5]
答案解析:

2025年1月1日处置前,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31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2220万元(3000-600-3000/50×3),因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100-2220)×25%=220(万元)。 甲公司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200
借:其他业务成本3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700
         ——公允价值变动4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
 贷:其他业务成本4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20
 贷:所得税费用220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三~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转换和处置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24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其持有的一项房地产用于出租,租期为3年,租金为每年120万元,于每年年末支付,合同于当日起执行。该项房地产在出租当日的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出租之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2024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 7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2024年因该事项确认的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 A.300
  • B.320
  • C.200
  • D.5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出租当日,由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由于公允价值3 500万元大于账面价值3 200万元,所以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300万元,不影响损益;2024年3月1日开始出租,则2024年应确认的租金收入=120/12×10=100(万元);2024年期末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 700-3 500=200(万元)。因此,甲公司在2024年因该事项确认的损益的金额=100+200=300(万元)。(这里因该事项确认的损益不需要考虑3月1日之前2个月的折旧对损益的影响。)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2024年3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3 500

 贷:固定资产3 200

   其他综合收益300

2024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借:银行存款(120/12×10)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事项中,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有(  )。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选项A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损益;选项C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当期损益,但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当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时,不进行账务处理。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某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25年1月1日,该企业将一项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0万元,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为6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转换日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是(  )万元。
  • A.0
  • B.-5
  • C.15
  • D.1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该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100-20-10)-65=5(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借方,减少当期利润。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某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收回租赁期届满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并将其处置,取得价款7 500万元。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前的账面价值为7 200万元(其中成本为7 800万元,以前年度公允价值变动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应确认处置收益300万元 
  • B.应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
  • C.应确认其他业务成本7 800万元
  • D.应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应确认的处置损益=7 500-7 200=300(万元)。

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72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6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800

借:其他业务成本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

处置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除了将账面价值转入其他业务成本外,还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所以影响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7 200+600=7 800(万元),故A、C、D当选。

【提示】上述第三笔分录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的内部结转,不影响损益。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 B.

    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 C.同一企业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 D.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对于浮动收费法下作为保险合同基础项目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除外,选项D过于绝对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