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月1日支付转让价款: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2)2023年和2024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50000÷50=1000(万元)
(3)2024年12月31日办公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40000
贷:在建工程40000
(4)2025年摊销土地使用权和对办公楼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2000
贷:累计摊销1000
累计折旧(40000÷40)1000
综上,选项B、C、D当选。


选项A,2024确认的财务费用=400×4.3295×5%=86.59(万元),或=[2000-(2000-400×4.3295)]×5%=86.59(万元),不当选;选项B,2025年财务费用=(400×4.3295-400+86.59)×5%=70.92(万元),当选;选项C,2024年1月1日确认无形资产=400×4.3295=1731.8(万元),当选;选项D,2024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列报金额=400×4.3295-400+86.59-400+(400×4.3295-400+86.59)×5%=1089.31(万元),或=长期应付款余额(2000-400)-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2000-400×4.3295-86.59)-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0-70.92)=1089.31(万元),当选。
【提示】长期应付款列报金额=长期应付款的科目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科目余额-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选项A,因为每10年可以申请一次延期,而且支付手续费与未来代理的收益相比比重极小,可以视为使用寿命不可确定的无形资产核算,不需要计提摊销,但应当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当选。

选项A,原则上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一般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项无形资产,(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无形资产净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该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可能存在,不当选;选项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每期摊销,不当选。

无形资产报废时,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销,计入当期损益,选项C不当选,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东明公司自行研发一项专利技术,至2024年1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共发生支出15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200万元。东明公司预计该专利技术的使用年限为15年,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2025年1月1日,由于该专利所处的领域技术更新迭代较快,东明公司预计使用该专利技术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间总共为10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东明公司2025年应计提的摊销金额为( )万元。
东明公司取得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1200(万元);东明公司2024年应计提的摊销金额=1200÷15=80(万元),2024年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200-80=1120(万元)。2025年1月1日,东明公司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总使用年限缩短为10年,2025年应计提的摊销金额=1120÷(10-1)=124.44(万元),选项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