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入账价值=50+0.3+0.2=50.5(万元);该固定资产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计提折旧的金额=50.5×2/5=20.2(万元);该固定资产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计提折旧的金额=(50.5-20.2)×2/5=12.12(万元)。该设备在2025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20.2×8/12+12.12×4/12=17.51(万元)。

A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25年10月份对其进行改良,11月份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32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3年。根据2025年10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已使用两年(累计计提折旧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若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该企业202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为( )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存货和动产设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1)该公司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3月31日对某生产用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5 000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至2025年3月31日,已计提折旧3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技术改造过程中,该固定资产领用生产用原材料500万元,发生人工费用190万元,领用工程用物资1 3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拆除固定资产上部件的原值为50万元。
(3)技术改造工程于2025年9月2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生产使用;改造后该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 9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寿命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2025年度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2025年技术改造前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5 000/20×3/12=62.5(万元);改造后该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000+500+190+1300-50×2/5=3970(万元),同时该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3900万元,说明发生减值70万元,发生减值后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该以减值后的情况为基础进行折旧。
2025年技术改造后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 900/15×3/12=65(万元);
甲公司2025年度对该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62.5+65=127.5(万元)。

选项A,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处理,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