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变动成本=1.5+1+0.5=3(万元)
由于追加订单的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接受订单可以增加公司的边际贡献,因此应该接受该订单。
(2)该订单的边际贡献=500×(3.5-3)=250(万元)
增加的专属成本=200(万元)
该订单的边际贡献-增加的专属成本=250-200=50(万元)
接受订单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润,因此应该接受该订单。
(3)接受订单会影响到正常的销售,为满足额外订单需要减少原有订单150件。
接受订单增加的利润=650×(3.5-3)-150×(6-3)=-125(万元)
接受订单会减少公司的利润,因此不应该接受该订单。
(4)接受订单会影响到正常的销售,为满足额外订单需要减少原有订单100件。
追加订单的边际贡献=600×(3.5-3)=300(万元)
专属成本=100(万元)
机会成本=100×(6-3)+80=380(万元)
增加的利润=300-100-380=-180(万元)
接受订单会减少公司的利润,因此公司应该不接受该订单。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从短期经营决策的角度,需要比较两种方案的相关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即可。
【提示】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不影响销售收入。

满足当前市场的奶制品需求量的奶量=60000+80000+10000×16=300000(千克),大于公司当前的奶产量,应当使用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进行生产决策。酸奶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2-6)/1=6(元/千克),鲜奶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0-5)/1=5(元/千克),奶粉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50-90)/16=3.75(元/千克),所以生产的先后顺序是酸奶、鲜奶、奶粉。该公司每月应该生产酸奶60000千克,生产鲜奶80000千克,生产奶粉=(180000-60000×1-80000×1)/16=2500(千克)。每月酸奶的边际贡献=60000×(12-6)=360000(元),每月鲜奶的边际贡献=80000×(10-5)=400000(元),每月奶粉的边际贡献=2500×(150-90)=150000(元),每月公司营业利润总额=360000+400000+150000-200000=710000(元)。



完全成本加成法以单位产品制造成本为成本基数,不包括销售和管理成本等非制造成本,选项A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