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答题]甲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月初A、B、C、D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各产品本月完工数量分别为100件、150件、200件、25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分别为20件、30件、40件、5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制造费用陆续均匀发生,公司按照加权平均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相关的作业有5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作业成本。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5000/25=200(元/次)
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5000/50=100(元/份)
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80000/2000=40(元/小时)
安装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8000/200=40(元/小时)
设备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2000/10=200(元/次)
A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5×200+10×100+400×40+40×40+2×200=20000(元)
B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5×200+20×100+500×40+50×40+2×200=25400(元)
C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10×200+10×100+550×40+60×40+3×200=28000(元)
D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5×200+10×100+550×40+50×40+3×200=26600(元)
A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0000+2000)/(100+20×50%)=200(元/件)
B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5400+3000)/(150+30×50%)=172.12(元/件)
C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8000+4000)/(200+40×50%)=145.45(元/件)
D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6600+5000)/(250+50×50%)=114.91(元/件)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四章 作业成本法(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不过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追溯、动因分配方式来分配成本,尽可能避免使用分摊方式。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品种级作业的有( )。(2017年)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品种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选项A属于单位级作业,选项B属于批次级作业。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包括(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包括:(1)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2)作业成本法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3)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4)不利于通过组织控制进行管理控制。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