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和应确认的利息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编制甲公司2024年1月1日支付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计算2024年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股数,并编制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有关的会计分录。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0 000×0.8219+50 000×3%×4.4518=47 772.7(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50 400-47 772.7=2 627.3(万元)。
借:银行存款50 4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 227.3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 627.3
2023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50 000×3%=1 500(万元);
应确认的利息费用=47 772.7×4%=1 910.91(万元)。
借:财务费用1 910.91
贷:应付利息1 5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10.91
基本每股收益=30 000÷40 000=0.75(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假设转换,增加的净利润=47 772.7×4%×(1-25%)=1 433.18(万元);
假设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0 000-2 227.3)÷10×1=4 777.27(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1 433.18÷4 777.27=0.30(元/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的每股收益=(30 000+1 433.18)÷(40 000+4 777.27)=0.70(元/股)。
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息1 500
贷:银行存款1 500
转换的股数=(50 000-2 227.3+410.91)÷10×50%=2 409.18(万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5 000(50 000×50%)
其他权益工具 1 313.65(2 627.3×50%)
贷:股本2 409.18
应付债券——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08.20[(2 227.3-410.91)×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2 996.27



甲上市公司2023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60000万股。2023年度甲公司与计算每股收益相关的事项如下:5月15日,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数,每10股送3股股票股利,除权日为6月1日。7月1日,甲公司与股东签订一份远期股份回购合同,承诺2年后以每股12元的价格回购股东持有的2000万股普通股。8月1日,根据已报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3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行权时可按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2023年年底该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行权价格为15元。 10月1日,发行60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24年4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在行权日以6元的价格认购甲公司1股普通股。甲公司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23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7000万元。甲公司2023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是( )元/股。
因承诺回购股票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00×12÷10-2000)×6/12=200(万股);因授予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行权价格为15元,大于2023年普通股平均价格,不具有稀释性;因发行认股权证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00-6000×6÷10)×3/12=60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117000/[60000×1.3+(200+600)]=1.48(元/股)。
回购股票是实实在在的回购事项,影响基本每股收益,而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属于将来的事项,承诺回购的意思就是打算回购,但是还没有实际回购,其中,企业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合同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具有稀释性。 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时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信息有:
(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
(2)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3)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股数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选项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