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23年末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资产处置收益[100-(90-20)]30
贷:无形资产——原价3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30/5×9/12)4.5
贷:管理费用4.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0-4.5)×25%]6.375
贷:所得税费用6.375
提示:虽然此事项为逆流交易,但是由于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以无需考虑少数股东的影响。由于乙公司将该资产出售给甲公司前将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并不是作为存货核算,所以应当抵销的是“资产处置收益”30万元,而不是“营业收入”100万元和“营业成本”70万元,选项A错误。
期末,子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存货的成本=500×80%=40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330万元,所以从个别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400-330=7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存货的成本=400×(1-20%)=32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330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该批存货没有发生减值。因此,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需要全额冲回个别报表中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即: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70
贷:资产减值损失70
因此,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编制调整抵销分录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为-70万元。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主要有2种情形:一是商品销售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二是固定资产销售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各种情况的相关抵销分录为:
第一种情况: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第二种情况:
借:资产处置收益
贷:固定资产——原价
分录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0
贷:营业成本8
存货12
借:营业成本2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
提示:“存货——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第二年出售了40%,需要结转成本,由于上年确认了5万的跌价准备,所以出售的40%按其所占的份额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营业成本的处理也应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9
贷:资产减值损失9
子公司期末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可变现净值=40(万元),本期计提跌价准备=20-(5-2)=17(万元);集团角度成本=80×60%=48(万元),合并角度应计提跌价准备=48-40=8(万元);全部发生在本期,所以合并报表角度应冲减本期计提准备=17-8=9(万元)。应抵销“存货”项目金额=12+2-5-9=0,选项C不正确;因为存货跌价准备是会计科目而不是报表项目,选项D不正确。
在抵销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时,可能出现的分录有:
出售方原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时如果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则第一年抵销分录如下:
借:资产处置收益
贷:无形资产
选项D正确;
出售方原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时如果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则第一年抵销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贷:资产处置收益
选项A正确;
出售方原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时如果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则第二年抵销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选项C正确。
甲乙公司为母子公司关系,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甲乙公司之间形成的内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抵销掉,同时需要抵销掉内部应收账款形成的坏账准备金额,即:
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 000×10%)2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200
注意:一般合并报表中编制的抵销分录用的是报表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因此这里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