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常年从外部采购存货,从下单到存货送达需要一定时间,企业的存货不能做到随用随时补充,因此不能等存货用光再去订货,而需要在没有用完时提前订货。
【提示】保险储备是在每日需求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时,防止缺货或供货中断造成损失而储备的存货,送货时间稳定的情况下不需要建立保险储备。


日耗用量=16200/360=45(件),经济订货量Q*={2×16200×25/[1×(1-45/60)]}1/2=1800(件),选项A不当选;最高库存量=1800×(1-45/60)=450(件),选项B不当选;平均库存量=450/2=225(件),平均占用资金=225×100=22500(元),选项C不当选;与进货批量有关的总成本TC(Q*)=[2×16200×25×1×(1-45/60)]1/2=450(元),选项D当选。

日耗用量d=9000/360=25(件),经济生产批量Q*={[2KD/[Kc×(1-d/P)]}1/2= {2×200×9000/[5×(1-25/50)]}1/2=1200(件),选项A正确。经济生产批次=9000/1200=7.5(次/年),选项B错误。平均库存量=Q*×(1-d/P)/2=1200×(1-25/50)/2=300(件),经济生产批量下存货占用资金 =300×50 =15000(元),选项C错误。与经济生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TC(Q*)=[2KDKc(1-d/P)]1/2=[2×200×9000×5×(1-25/50)]1/2=3000(元),选项D正确。

根据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经济订货量Q*={2KD/[Kc×(1-d/P)]}1/2,影响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因素有存货全年总的需求量D、一次订货变动成本K、单位存货年变动储存成本Kc、每日耗用量d和每日送货量P。
【提示】注意题干要求为选择没有影响的因素。

经济订货量=(2×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年需要量/单位储存变动成本)1/2。专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属于固定订货成本,和订货次数及订货量无关,属于经济订货量决策的无关成本;采购员的差旅费属于变动订货成本,而存货资金占用费和存货的保险费都属于变动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均和订货次数及订货量有关,所以属于经济订货量决策的相关成本。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待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补偿性余额会提高借款的有效年利率,选项A错误;贴现法是银行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的方法,会使贷款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选项B错误;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有效年利率等于报价利率,选项C正确;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方法,会使企业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大约1倍,选项D错误。
【提示】有效年利率的计算公式可总结为:有效年利率=实际支付的年利息/实际贷款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