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因素指的是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因素。
选项A当选:当企业存在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时,这些数据不在财务报表内反映,但由于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支付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选项B当选:如果企业存在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会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单独体现;
选项C、D当选:如果企业存在债务担保或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会增加企业的潜在偿债压力。同样各种承诺支付事项,也会加大企业偿债义务。但是,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选项A错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利用短期借款增加对流动资产的投资时,流动比率计算分式中的分子分母同时增加相同数额,由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基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即流动比率可能提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利用短期借款增加对流动资产的投资,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选项B错误:为其子公司借入的借款进行担保,属于降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选项C正确:营运资金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提高营运资金的数额,有助于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当长期资本的增加量超过长期资产的增加量时,营运资金会增加;
选项D错误:提高流动负债中的无息负债比率不影响流动比率,即不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提示】本题C选项中的长期资本、长期资产的概念对学员来说相对陌生,考试时如果遇到相对陌生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6000÷[(300+500)÷2]=15(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5=24(天)

选项A、选项C当选: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选项D当选:销售收入是扣除了销售折扣、折让等以后的金额。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其收益质量高;反之,则收益质量不高。
收益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与现金营运指数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