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息日是指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离的日期,在除息日之前购买股票的股东才能领取本次股利,而在除息日当天或是以后购买股票的股东,则不能领取本次股利。除息日是股权登记的下一个交易日。
【知识链接】
股利宣告日是指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股权登记日是指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股利发放日是指公司按照公布的分红方案向股权登记日在册的股东实际支付股利的日期。


选项A不当选: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
选项B当选: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本题中公司通过宣布高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有充足的财务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信息,从而对股价产生正向影响。
选项C不当选:代理理论认为,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
选项D不当选:“手中鸟”理论认为,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的价值将得到提高。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之一是将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选项A当选。
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股价属于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点。选项B、D不当选。
股利分配有较大灵活性属于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选项C不当选。

利润分配制约因素中的股东因素包括控制权、避税和稳定的收入。
通货膨胀属于利润分配制约因素中的其他因素。

对公司来讲,股票股利的优点主要有:
(1)发放股票股利不需要向股东支付现金(选项A正确),在再投资机会较多的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为再投资提供成本较低的资金,从而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2)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既有利于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选项D正确),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进而使股权更为分散(选项B错误),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
(3)股票股利的发放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选项C正确),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2020年)甲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前,投资者张某持有甲公司普通股20万股,甲公司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股本为2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0万元。公司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为2000万元。
要求: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发放前的未分配利润 - 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3000-2000=10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股本”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股本+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2000+2000×2÷10×1=24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资本公积+(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 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3000+(2000-2000×2÷10×1)=46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张某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发放前张某持股数量×(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发放前的股本×(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
=20×(1+0.2)÷[200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