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A、B错误: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之一是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相脱节。
选项C正确: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使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选项D正确: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股利外,还在公司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选项A当选:股票期权模式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选项B不当选:限制性股票模式指公司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先将一定数量的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予激励对象。只有当实现预定目标后,激励对象才可将限制性股票抛售并从中获利;若预定目标没有实现,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者将售出股票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
选项C不当选:股票增值权模式指公司授予经营者一种权利,如果经营者努力经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或业绩上升,经营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获得这种由股价上扬或业绩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或净资产的增值额。
选项D不当选: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指公司在年初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后,在年末实现了公司预定的年度业绩目标,则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奖励其一定数量的奖金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2020年)甲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前,投资者张某持有甲公司普通股20万股,甲公司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股本为2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0万元。公司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为2000万元。
要求: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发放前的未分配利润 - 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3000-2000=10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股本”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股本+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2000+2000×2÷10×1=24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资本公积+(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 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3000+(2000-2000×2÷10×1)=46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张某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发放前张某持股数量×(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发放前的股本×(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
=20×(1+0.2)÷[200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