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净利润优先满足再投资需要的权益资金,有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选项B正确),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选项A正确),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选项D正确)。
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选项C错误),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盈余紧密结合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选项B正确。
【知识链接】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之一是将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选项A当选。
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股价属于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点。选项B、D不当选。
股利分配有较大灵活性属于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选项C不当选。

发放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企业(选项A正确),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而只是将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转化为股本和资本公积,只会引起股东权益内部此增彼减,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选项D错误)。
发放股票股利会导致普通股股数增加(选项B正确);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降;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股东权益结构变化(选项C正确)。

(2020年)甲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前,投资者张某持有甲公司普通股20万股,甲公司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股本为2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0万元。公司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为2000万元。
要求: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发放前的未分配利润 - 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3000-2000=10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股本”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股本+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2000+2000×2÷10×1=24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资本公积+(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 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3000+(2000-2000×2÷10×1)=46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张某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发放前张某持股数量×(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发放前的股本×(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
=20×(1+0.2)÷[200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