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答题]甲企业为生产并销售A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现有X、Y、Z三个公司可以为其提供生产所需原材料,其中X为一般纳税人,且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Y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征收率为1%的专票;Z为个体工商户,目前只能开具普通发票。X、Y、Z三家公司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无差别,所提供的每单位原材料的含税价格分别为90.4元、82.82元和79元。A产品的单位含税售价为113元,假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从税后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甲企业应该选择哪家企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A产品的不含税单价=113/(1+13%)=100(元)
每单位A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00×13%=13(元)
由于甲企业的购货方式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期间费用,所以在以下计算过程中省略期间费用。
(1)从X处购货:
单位成本=90.4/(1+13%)=80(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0×13%=10.4(元)
应纳增值税=13-10.4=2.60(元)
税金及附加=2.6×(7%+3%)=0.26(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100-80-0.26)×(1-25%)=14.81(元)
(2)从Y处购货:
单位成本=82.82/(1+1%)=82(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2×1%=0.82(元)
应纳增值税=13-0.82=12.18(元)
税金及附加=12.18×(7%+3%)=1.218(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100-82-1.218)×(1-25%)=12.59(元)
(3)从Z处购货:
单位成本=79(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元)
应纳增值税=13(元)
税金及附加=13×(7%+3%)=1.3(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100-79-1.3)×(1-25%)=14.78(元)
由上可知,在一般纳税人处购买原材料所获利润最大,所以应该选择X公司作为原材料供应商。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三节 纳税管理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的说法,错误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分立企业应该优先考虑股权支付,或者尽量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争取达到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选项A和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判断题]内部资金与外部股权筹资相比,其资本成本更低,与债务筹资相比,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企业通常优先使用内部资金来满足资金需求,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已经持有的资金,并且无需花费筹资费用,与外部股权筹资相比,其资本成本更低,与债务筹资相比,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资金中的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通常高于外部债务融资。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判断题]某企业有闲置资金800万元,打算近期进行投资。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国债投资,国债年利率为4%;另一种是投资企业债券,年利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25%。则应该采取的投资方式是投资国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投资国债的收益率为4%。投资企业债券的税后收益率为:5%×(1-25%)=3.75%。因此应选择投资于国债。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在购货价格无明显差异时,要尽可能选择现金购买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结算方式包括赊购、现金、预付等。在价格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采用赊购方式不仅可以获得推迟付款的好处,还可以在赊购当期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在购货价格无明显差异时,要尽可能选择赊购方式。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存续分立是指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新设分立是指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存续分立是指原企业存续,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