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预防性需求的现金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在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中,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均属于无关成本,短缺成本和机会成本均属于相关成本;
在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随机模式中,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均属于无关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均属于相关成本。
所以,运用随机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均会涉及到现金的机会成本。
【知识链接】奇兵制胜2 第40页

选项A错误:根据,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i与现金返回线R反向变动;
选项B错误:企业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降低,使得现金持有量的下限L降低,进而使得最优现金返回线R下降;
选项C正确: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b提高,使得现金返回线R上升;
选项D正确:企业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增加,使得现金返回线R上升。

D公司是一家服装加工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360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0万元,日购货成本为5万元。该公司与经营有关的购销业务均采用赊账方式。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D公司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要求:
2021年营运资金数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961-575=386(万元)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600/600=6(次)
应收账款周转期=360/6=60(天)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360*5/120=15(次)
应付账款周转期=360/15=24(天)
存货周转次数=1800/150=12(次)
存货周转期=360/12=30(天)
现金周转期=60+30-24=66(天)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利用现金折扣会缩短应付账款的周转期,则现金周转期增加。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增加存货会延长存货周转期,则现金周转期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