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甲向乙借款1万元,借款到期后甲分文未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1)选项A: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先支付利息等承诺或者行为,视为“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甲已经签收,这是关键),应当认定为“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乙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2024)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1)选项A:权利人对同一债权的部分债权(8万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2万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2)选项B: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 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3)选项C: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4)选项D: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意思表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1)选项B: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2)选项C: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3)选项D: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法律行为中,可以通过代理实施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代理人从事的行为主要包括三类:(1)民事法律行为,但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代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如立遗嘱、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选项A、C不当选;(2)民事诉讼行为;(3)某些财政、行政行为,如代理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传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1)选项AC: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也不需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选项BD:传达是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忠实地转述给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单方意思表示可以传达,身份行为也可以借助传达人传递意思表示;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