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 B.附条件的或者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成立之日起算
  • C.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 D.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违法行为时起算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1)选项B:附条件的或者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2)选项C: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3)选项D: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齐某扮成建筑工人模样,在工地旁摆放一尊廉价购得的旧蟾蜍石雕,冒充传家宝等待买主。甲曾以5000元从齐某处买过一尊同款石雕,发现被骗后正在和齐某交涉时,乙过来询问。甲有意让乙也上当,以便讨好齐某,要回自己被骗的款项,未等齐某开口便对乙说:“我之前从他这里买了一个貔貅,转手就赚了8000元,这个你不要我就要了。”乙信以为真,以5000元赶紧买下石雕。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B.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C.乙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D.乙的撤销权自购买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1)选项A:对于甲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齐某)以欺诈手段,使对方(甲)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选项B:对于乙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三人(甲)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乙)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齐某)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只有受欺诈方(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甲和齐某均无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选项C:对于欺诈行为,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4)选项D: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 A.甲把要求乙清偿3个月前到期的债务的书面通知当面递交乙,乙拒绝接收,甲将通知留在乙处后愤然离去
  • B.乙对甲的债务已过清偿期1个月,乙突然不知所踪,经过2个月的多方探寻无果后,甲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声明,要求乙清偿债务
  • C.甲对乙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还有1个月即将届满时,甲意外死亡,需等待确定继承人
  • D.债权人甲路上偶遇债务人乙,未等甲开口要求乙偿还1个月前到期的债务,乙即一边连称“抱歉”,一边匆匆离去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1)选项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 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本题中,虽然乙拒绝接收(未签字、盖章),但甲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已经送达乙,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债权人死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债权人未提出请求、债务人并未作出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的是(  )。
  • A.签订租赁合同
  • B.所有权转让
  • C.签订买卖合同
  • D.拆除房屋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民事法律行为。(1)签订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属于负担行为,选项AC不当选。(2)所有权转让是处分行为,选项B当选。(3)拆除房屋,属于事实行为,非法律行为,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有偿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
  • B.

    债务人原则上对标的物瑕疵承担违约责任

  • C.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状态

  • D.

    只有采用法定的形式才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有偿法律行为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2)选项B:有偿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责任要重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应当对买卖标的物的瑕疵承担违约责任;而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原则上不对赠与物的瑕疵承担责任。(3)选项C: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债权人才可以主张债权人的撤销权;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不用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就可以主张债权人的撤销权。(4)选项D:是否采用法定的形式才能成立,与有偿还是无偿无关,与该行为属于要式还是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有关。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有(  )。

  • A.

    不可抗力

  • B.

    权利人提起诉讼

  • C.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 D.

    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1)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选项A当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选项D当选。⑤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2)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选项C不当选。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选项B不当选。④与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事项。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