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方向变动,选项A和选项B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增加,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选项C和选项D的影响正好与选项A和选项B相反。
【提示】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


只有使得流动资产增加或者流动负债减少才能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选项A使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同时增加,选项B流动负债增加,选项 C流动资产增加,选项D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同时减少。综上,最有助于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选项C。

(2014年)甲公司是一家材料供应商,拟与乙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确定对乙公司采用何种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此,甲公司收集了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 年末金额 | 年初金额 |
流动资产合计 | 4600 | 4330 |
其中:货币资金 | 100 | 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500 | 460 |
应收账款 | 2850 | 2660 |
预付账款 | 150 | 130 |
存货 | 1000 | 980 |
流动负债合计 | 2350 | 2250 |
(2)利润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略) |
营业收入 | 14500 | |
财务费用 | 500 | |
资产减值损失 | 10 | |
所得税费用 | 32.5 | |
净利润 | 97.5 |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要求: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平均金额÷流动负债平均金额=[(100+100+500+460+2850+2660)/2]÷[(2350+2250)/2]=1.45。
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实际坏账很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从而降低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②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初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均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97.5+32.5+500)÷(500+100)=1.05。
乙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略大于1,说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勉强可以支持现有的负债规模。由于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而利息支出却是固定的,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弱。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4500÷[(2850+2660+140+150)÷2]=5。
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初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初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余额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会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②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使用赊销额,由于无法取得赊销数据而使用销售收入计算时,会高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乙公司2013年减少了赊销客户比例,现销比例增大,会进一步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2013年)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加工企业,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进行权益净利率的行业平均水平差异分析。该公司2012年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项目 | 2012年 |
资产负债表项目(年末): | |
净经营资产 | 1000 |
净负债 | 200 |
股东权益 | 800 |
利润表项目(年度): | |
营业收入 | 3000 |
税后经营净利润 | 180 |
减:税后利息费用 | 12 |
净利润 | 168 |
为了与行业情况进行比较,甲公司收集了以下2012年的行业平均财务比率数据:
财务比率 |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 税后利息率 | 净财务杠杆 | 权益净利率 |
行业平均数据 | 19.5% | 5.25% | 40.00% | 25.20% |
要求:
财务比率 | 2012年 |
税后经营净利率 | 6% |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 3 |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 18% |
税后利息率 | 6% |
经营差异率 | 12% |
净财务杠杆 | 25% |
杠杆贡献率 | 3% |
权益净利率 | 21% |
计算说明:
税后经营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营业收入=180/3000=6%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经营资产=3000/1000=3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180/1000=18%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12/200=6%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18%-6%=12%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所有者权益=200/800=25%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12%×25%=3%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杠杆贡献率=18%+3%=21%
行业权益净利率=19.5%+(19.5%-5.25%)×40%=25.2%
替换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8%+(18%-5.25%)×40%=23.1%
替换税后利息率=18%+(18%-6%)×40%=22.8%
替换净财务杠杆=18%+(18%-6%)×25%=21%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影响=23.1%-25.2%=-2.1%
税后利息率变动的影响=22.8%-23.1%=-0.3%
净财务杠杆变动的影响=21%-22.8%=-1.8%
甲公司权益净利率-行业平均权益净利率=21%-25.20%=-4.2%
综上可知:净经营资产净利率降低使得权益净利率下降2.1%,税后利息率提高导致权益净利率下降0.3%,净财务杠杆降低导致权益净利率下降1.8%。三者共同影响使得2012年甲公司权益净利率比2012年行业平均权益净利率低4.2%。

ABC公司是一个有较多未分配利润的工业企业,年末存在存货且速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如果ABC公司将1年以上的长期债券投资提前变卖为现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