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故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M产品的合同价格-进一步加工成本=103×8-350=474(万元)。
【解题思路】
(1)由于题目没有问存货期末的账面价值,故不需要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直接计算可变现净值即可;
(2)先看持有存货(C材料)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工成产成品,则可变现净值=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
(3)由于8台M产品都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故估计售价为合同价格。
下列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A、D当选: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
选项B当选: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意味着存货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选项C当选: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而不是按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本题表述错误。
【提示】(1)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2)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即“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不能有借方余额)
前提假定:出售的存货原取得成本为100万元,持有期间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出售存货要将存货的账面价值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而账面价值=成本-存货跌价准备=100-30=70(万元),所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成本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二是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30
贷:主营业务成本30
【注意】一般账务处理中将上述两个分录合并编制会计分录,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70
存货跌价准备30
贷:库存商品100
自然灾害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本月M在产品通过加工全部变成了M产成品,故本月购进存货总金额=300+7700-150=7850(万元),甲公司M产成品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0+7850)/(500+1000)=7.9(万元),当月月末M产成品的账面余额=7.9×300=2370(万元),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知识链接】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月初和每一次购进存货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到月底统一计算一次存货单位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A正确,当选。
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销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存货成本。选项B错误,不当选。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选项C错误,不当选。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选项D正确,当选),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