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的增值税,应计入“应交税费”。
【知识点拓展】
初级阶段涉及主要税种的核算(增值税除外):

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 =100-80-5-2+10=23(万元)。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知识点拓展】
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注意]
①快速记忆只需牢记公式2和公式3,根据题目排除掉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费用即是营业利润。
②“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选项 C,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不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知识点拓展】
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
(1)定义: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2)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2.营业外支出
(1)定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2)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支付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等)等。

如果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有盈余(即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正数),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基数时,不应包括企业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如果以前年度有亏损(即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应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再提取盈余公积。
【知识点拓展】
(1)提取基数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若有的话)
(2)提取比例(公司制企业)
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股东会的决议
(3)盈余公积的用途
①弥补亏损、②转增资本等。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2年6月3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 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0万元,当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面值为1 130万元的商业汇票一张。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该项业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票据 1 130
贷:主营业务收入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
贷:库存商品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