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16)+(36-30)=10(万元)。乙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价,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知识点拓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注意]
①“成本”指期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进一步加工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第一步:销售净额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 =3 000-500 =2 500 (万元);
第二步: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毛利率 =2 500×20% =500(万元);
第三步:销售成本 =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2 500-500 =2 000 (万元);
第四步:5月结存 =期初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本月销售存货成本 =3 000+2 500-2 000 =3 500(万元)。
【知识点拓展】
毛利率法(批发企业)
1.概念: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①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②销售净额 = 销售收入 - 销售退回 - 销售折让
③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④销售成本 = 销售净额 - 销售净额×毛利率
= 销售净额 ×(1-毛利率)
⑤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估计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认存货跌价损失。2021年3月31日该存货可变现净值=110-20-2=88(万元),其成本为100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88=12(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
贷:存货跌价准备12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2.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当一并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注意]
①“成本”指期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进一步加工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应当计入所购商品成本,选项A正确;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B错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计入存货成本,选项C正确;制造费用在月末需要结转到生产成本,再从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计入存货成本,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注意]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仅仅是增加存货的单位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选项C)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选项D)、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估计的相关税费(选项B)后的金额。
【知识点拓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注意]
①“成本”指期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进一步加工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的成本包括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支付的加工费及应负担的运杂费、支付的税费等。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后用于直接出售的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知识点拓展】
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
[注意]
小规模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