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A,商业汇票在“应收票据”科目核算,不会引起其他货币资金发生增减变动。选项B、C、D分别通过“银行本票”、“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科目核算,会引起其他货币资金发生增减变动。
【知识点拓展】
1.商业汇票(应收票据/应付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等。
2.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机器设备,相应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36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故,2022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360×5÷(1+2+3+4+5)=120(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0+1.3= 11.3(万元)。
【知识点拓展】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2.实际发放
(1)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主要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甲公司2021年3月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0万元。3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收回应收账款100万元,收回上月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账款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2021年3月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25考季调整】
2021年3月末的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200-20-100+10-10=80(万元),坏账准备的余额=20-20+10-10=0(万元)。所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80-0=8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20
贷:应收账款 20
收回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10
贷:坏账准备 10
借:坏账准备 10
贷:信用减值损失 10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账款 10
【知识点拓展】
坏账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