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知识点拓展】


选项A错误。在权责发生制下,凡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选项A所述“费用必须在实际支付现金时才可以确认”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处理方式。选项BCD是对费用概念的正确表述,本题为选非题,选项A当选。
【知识点拓展】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点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选项AB符合利润定义。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选项C正确。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选项D错误。
【知识点拓展】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得的定义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损失的定义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选项C正确);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选项B正确);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选项AB均错误,其中特别注意,权益包含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两部分。
选项D属于借贷记账法下的余额计算公式。
【知识点拓展】
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选项A错误,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知识点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