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内容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拓展】
①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②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选项AB符合利润定义。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选项C正确。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选项D错误。
【知识点拓展】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得的定义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损失的定义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选项AB均错误,其中特别注意,权益包含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两部分。
选项D属于借贷记账法下的余额计算公式。
【知识点拓展】
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选项A错误,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知识点拓展】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预计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知识点拓展】

